“王先生,我们对贵公司的机器人很感兴趣,但你们的报价似乎比我们了解的其他厂商要高出一截。”客户在一次询价会上直接提出了价格疑虑,这让小王顿时感到压力倍增。
尽管客户可能认可产品的价值,但在最终决定时,价格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。因此,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如何提供一个既反映产品价值又能打动客户的报价,成为了销售人员赢得订单的关键。
小王所在的公司机器人产品种类繁多,功能各异,每款机器人都有多种配置和选项,价格波动频繁,而每个客户的订单配置可能都有所不同,这使得报价变得复杂且耗时。小王经常陷入两难境地:报价慢了,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抢先;报价不准确,又可能损害公司的利润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纷享销客CPQ就是销售人员手中的利器,它通过灵活配置产品组合和智能化的定价规则,大大简化了报价流程,使得原本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报价工作,现在只需几分钟就能搞定!
机器人产品被分为必选模块(如本体、示教器和盘间线)和可选模块(如PNP/NPN模块、位置检测模块以及附加柜模块等)。在机器人产品的售中业务场景中,CPQ系统的作用就像是小王的智能助手,帮助他在与客户沟通时,能够迅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求。通过CPQ系统中的可选清单,小王可以像搭积木一样,根据客户的需求挑选不同的模块,构建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机器人配置。
更重要的是,CPQ系统能够自动计算出这些定制化配置的总成本,生成精确的报价单。这样,小王就不需要手动计算每个模块的价格,也不用担心会出错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。客户也能更快地得到报价,从而加快决策过程。
<CPQ报价器>
在公司项目初期,原始的差价报价方案由于机器人整机被拆分成本体和子件,无法直接给出单个产品的价格,而是根据市场价格维护本体或零件与推荐配置的差价。然而,这种方案存在明显缺点:
1.市场价格波动大,产品差价需要频繁维护
2.同一款配件在不同机型中推荐配置不一致,导致产品差价不一致,价格需要维护到具体机型中,维护成本较高
3.以差价方式报价,无法核算出每个单品的价格
4.定价逻辑非CRM标准功能,开发运维成本高
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公司强制要求财务部门为每一个子件(如控制柜、示教器、盘间线等)设定独立的价格。这一举措确保了每个子件在系统中都有明确的价格标签,为后续的配置和CPQ报价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想象一下,销售BOM就像是给销售人员的一个“购物清单”,上面列着卖机器人时需要的各种“零件”。这个清单得做得特别细致,因为里面的东西直接影响到机器人能不能顺利卖出去,以及客户会不会满意。
产品经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“清单设计师”,需要构建一个机器人产品模拟选配架构,包括标准版、进阶版或旗舰版的本体,以及电柜、示教器和盘间线等必选部件;同时,还要涵盖可选部件如IO模块、通讯模块和附加轴等。这些配置信息需要被录入到CPQ系统中,以便销售人员在进行产品选配时使用。
<产品经理完善销售BOM>
销售BOM像是一个“购物清单”,帮助销售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挑选合适的机器人组件。而生产BOM则是一个“烹饪食谱”,指导生产部门如何将这些组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选配中间表”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“转换器”,它记录了如何将销售BOM中的单个组件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合起来,变成生产BOM中的整机。
<选配中间表>
当销售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挑选了机器人的各个组件后,系统就会自动根据“选配中间表”中的规则,将这些组件“组装”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。
通过这种方式,选配中间表确保了从销售订单到生产计划的无缝衔接。它不仅提高了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,还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,让生产部门能够根据准确的信息进行生产,避免因为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错误和延误。
生产BOM最终会被用于指导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。生产部门会根据这个BOM来采购原材料、组装机器人,并最终完成产品的生产和交付。
当销售人员在CPQ系统中为客户定制了机器人的配置并发起报价申请后,一旦产品经理审批通过,这个定制的配置就会被传递到PLM系统中进行数据组装,形成生产BOM。
接下来,生产BOM会通过SAP系统同步到CRM系统中,生成对应整机物料并与选配中间表进行匹配。这样,生产部门就能根据这个精确的BOM来采购原材料,组装机器人,最终完成产品的生产和交付。
整个流程的紧密集成不仅解决了非标准物料的匹配问题,还大大简化了从销售到生产的整个流程。
<系统集成解决方案>
电子书/视频干货推荐